河南:创新机制 扎实推进 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日期:2016-09-08 / 人气: / 来源:本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南省财政厅紧紧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和财政部决策部署,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把财税体制改革作为突出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分解责任,加强督促检查考核,研究确定了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主体,以预算管理流程优化和现代信息支撑强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财政改革总体思路,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成效显著,财政的基础性、制度性、支撑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强化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

  加快财政改革创新步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一)设立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为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突破传统信贷模式和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方式的约束,到2014年底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3支总规模为3000亿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一级开发以及河南省政府重大招商产业项目。截至目前落地1325亿元,缓解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压力。

  (二)加快推广运用PPP模式。为积极适应政府债务监管转型,引入规范化管理机制,加大力度推进PPP项目实施。提请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率先在全国编制PPP项目资格预审文件、公开招标文件、竞争性磋商文件示范文本,建立了项目库、社会资本投资人库、中介服务机构库、金融机构库,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初步搭建了PPP模式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截至目前,河南省财政厅PPP项目库已公布入库项目共755个,总投资8770.6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172个,总投资2302.7亿元。财政部推介的全国第二批示范项目中河南省共41个项目入选,占总数的五分之一,数量居全国第一。

  (三)创新保障房融资模式。为缓解市县保障房建设资金难题,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合作,融资支持推进全省棚户区(含城中村)改造工作,开创了地方与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的“河南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筹措资金2484.3亿元,较好支持了保障房建设。

  (四)深化财政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为解决财政涉企资金分散、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等问题,更好地撬动社会资本,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去年以来,通过整合原有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先后设立30亿元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100亿元中小企业发展基金、5亿元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12亿元互联网+产业基金、4.2亿元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和3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股权投资基金等8支基金,首期总规模达210.2亿元,其中财政出资42.5亿元,初步构建了新的财政资金运行机制。

  (五)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为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从供给管理角度研究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对于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在完成三个不低于目标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当年用于小微企业贷款较上年增量部分,按不高于0.5%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偿,大大降低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预期,有效调动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二、改革财政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财政管理机制改革,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改革。为切实解决预算控制方式不合理、编制缺乏充分论证、预算约束力不强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从2014年起,河南省在全国率先探索编制省级中期财政规划,将预算编制的视野由1年拓展到3年,,将财力安排和平衡机制从1年拓展到3年,围绕实施滚动评估调整、细化项目支出预算、完善配套制度等方面,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内容。从两年来的实施情况看,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对于增强政府统筹能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省级编制模式已经基本成型,改进了预算资金管理机制。同时,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2016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5亿元中,年初共有663.1亿元资金已细化到具体单位或具体项目,细化率达到81.4%,为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有效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p#分页标题#e#

  (二)统筹推进预算管理流程优化和信息化建设。为进一步解决预算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和服务效能,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流程优化和信息化建设,并将之作为财政改革的支撑和保障,采用借智借脑的方式,对预算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评估和分析,逐环节排查存在问题,在组织多次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改进预算管理流程的初步意见。与中原云、西安交大开展全面合作,加快推进财政大数据建设。

  (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为解决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繁杂、用途交叉、使用分散等问题,集中财力办大事,2015年预算编制时,对省级近1000项专项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整合归并为395项,压缩近60%;2016年又整合至304项,压缩23%。对于跨部门管理暂时难以归并的专项资金,按照划分领域、统一办法、统一评审的要求,建立统筹规范、分工明确的管理机制。同时,报请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为加强资金管理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政府调控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在53个贫困县全面推开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

  (四)盘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为解决财政资金沉淀浪费现象,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4年报请河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省级预算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通知》,要求省内各级财政制定盘活方案,明确盘活要求,完善管理机制。2014年、2015年,省级分别收回资金28.4亿元和52.8亿元,主要用于落实河南省政府稳增长政策和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省级已收回2015年结转结余资金47.1亿元。

  (五)积极推进财政绩效管理。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河南省财政厅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河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办法》《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河南省省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为深入推进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完善绩效管理工作机制,省级部门按专项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自评项目,财政部门选择部分项目作为重点评价项目,聘请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有机衔接,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省级部门、市县财政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

  (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管理,提请河南省政府印发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对举债主体、举债程序和债务偿还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为规范政府债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严格遵循政府债务举借程序,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控制,加强债券资金预算管理,努力探索建立“责权利”相匹配和“借用还”相统一的举债融资机制。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市县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估分析,在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同时,有效发挥政府债务对稳增长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债券自发自还改革,2015年发行政府债券1424.9亿元,有效拉动了投资增长。

  (七)改革高校和医院人员经费拨款机制。打破按编制核拨人员经费的传统,针对省属本科高校,根据在校生规模和毕业生质量核定人员经费,将办学成果与人员经费财政拨款相挂钩;针对省属公立医院,根据各医院提供的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等综合考核结果进行分配,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

  三、稳步推进税费改革

  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加强培训宣传,积极组织实施,各项税制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同时,进一步创新税收征管机制,提升税收征管水平。

  (一)有序推进营改增试点。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河南省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随着改革推进实施,试点范围不断扩大,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经过精心组织实施,试点运行平稳顺畅,减税效应初步显现,截至2016年4月份,全省共有21.33万户企业纳入试点,累计为企业减税161.44亿元。研究制定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二)稳步实施资源税改革。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4年12月1日起在河南省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河南省财政厅会同省地税局在深入研究、细致测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煤炭资源税适用2%税率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减轻了煤炭企业负担。按照中央要求,2016年7月1日起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目前改革方案已经河南省政府研究同意。

#p#分页标题#e#

  (三)积极开展大数据综合治税。2015年12月,提请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实施方案》(豫政办〔2015〕163号),正式启动河南省综合治税工作,为有效处理复杂财税问题提供新途径。目前该项改革正在有序推进。

  (四)加大清理收费力度。根据河南省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工作要求,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政策,2013年以来,累计取消、免征1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主动对河南省省定收费项目进行逐项梳理,累计取消17项、合并44项。经过清理,累计减轻企业、社会负担116亿元,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现在致电 0531-888885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