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输血”变“造血” 扶贫资金变股金

日期:2016-06-27 / 人气: / 来源:本站

  新华社济南4月13日电 题:山东淄博:“输血”变“造血” 扶贫资金变股金

  新华社记者张志龙

  “输血”变“造血”,扶贫资金变股金,贫困户成股民……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将山区的贫困户发展成股东拿分红,改变了扶贫单纯依靠财政兜底“输血”的老路。

  扶贫资金变股金

  67岁的刘家实想不到,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去年摇身一变成了合作社的股东和工人,不但享受起“分红”,看大门的他每个月还能领到近1000元工钱。

  “这个红本本是股权证,这个红本本是分红证,去年没多久就分了100多元了。”站在博山区博山镇上瓦泉村东的山上,,刘家实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博山镇党委书记王伟介绍,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上瓦泉村是个山区村,全村有贫困户175户、314口人。为实现脱贫,去年这个村利用1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建设“999果园种植认养项目”,成立合作社对果树进行统一种养管理,采取吸引顾客认养果树和发展自有采摘业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全村314名贫困人口均享70万元中央扶贫资金,以一元为一股,每人2229股;另外30万元作为集体股份,其他村民也都可以现金或实物入股。”上瓦泉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成说,去年一共投入了167万元。

  淄博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冯丽萍表示,去年4月以来,淄博市博山区在试点的7个村成立股份公司或合作社,利用中央扶贫专项资金,整合吸引社会闲置资产参与,打造特色产业。其中将中央扶贫专项资金折股量化,分别以30%和70%确权到村集体、贫困户,让贫困户当股东,确保稳定盈利。

  位于4A景区鲁山风景区主峰下面的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森林覆盖率较高,村内自然风光秀丽。村党支部书记牛占月说,去年村里采取股份制形式成立山东上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除了贫困户均享中央扶贫资金外,普通农户可以房产院落出资,村集体也可投资入股。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实际评估投资237.4万元,贫困户的70万元占股29.5%。

  “10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只是一个酵母。”山东省扶贫办副主任邵国君表示,村民个人资金、房产等其他“沉睡”要素和村集体资产都可以纳入,这样撬动了很多“死资产”,运营效果较好。

  扶贫资金折股量化

  目前,博山区的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一新型扶贫模式能实现多重效益。

  “以前扶贫就是给钱,现在等于有了长期保证。”贫困户刘家实说,这相当于给他的生活一个可持续的保障,公司利润多就分得多。

  邵国君认为,对贫困户拥有的股份,按照长期持有、定向调整的原则,对已故贫困户股份由村集体收回后再重新分配到新增贫困户,形成资产良性循环。

  此外,实行股份合作,折股量化到户到人,放大了资产效应,撬动了其他资金扶贫。牛占月说,将中央财政1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量化为股权单位基础上,他们吸收社会资本和资源入股,不断增强了公司自我发展的能力。

  去年以来,通过7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博山区7个村撬动村级集体自筹资金267万元,农民分散资金和各类经营主体资金533万元入股,累计投资1500万元,放大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博山镇朱南村是个山区贫困村,在这次资金经营性扶贫过程中,他们整合果园资源,新建改建农家乐,打造“朱南百年杏园旅游景区”。村党支部书记郑玉池说,通过明确村集体股份持股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了集体收入。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7个试点村中的5个村集体增收数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朱南村、上瓦泉村还建起了养老院,党群、干群关系开启新篇章。

  给扶贫资金上把“保险锁”

  目前,博山区已逐步探索形成了乡村旅游+资产收益分红、特色种植+资产收益分红、果树认养+资产收益分红、物流配送+资产收益分红等不同类型的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

  “整合更多资源形成更多有效经营性资产,才能激发村级班子、新上项目扶贫内生动力。”博山区委书记许冰说,在试点工作中,他们充分利用山区生态资源和高效农业优势,选准脱贫致富项目。

  山东省扶贫办项目管理组负责人表示,公司只有持续营收,才能让贫困户得到长期分红,获得资产性收益直至脱贫。短时间做大做强需要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撬动引进外来资金和整合闲置资源,激活贫困村的资源和劳动力要素。

#p#分页标题#e#

  此外,为降低财政扶贫资金使用风险,博山区还给扶贫资金上了把“安全锁”。冯丽萍说,政府已制订相关措施,比如要求公司不得对外担保;对因经营不善、达到临界值时进行强制清算;公司清算剩余财产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出资额应优先分配;强制清算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村委会代持等。(完)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现在致电 0531-888885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