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一体化教学探索
日期:2016-08-23 / 人气: / 来源:本站
一、工程造价核心课程的构成与现状
(一)工程造价核心课程的构成
本文所指的工程造价核心课程包括《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估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等专业课程。各高校在具体课程名称上存在差异,但大致上分成侧重于宏观理论和管理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投资于融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及侧重于微观操作层面的《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估价》。
(二)工程造价核心课程教学现状
总体上,工程造价核心课程设置较完善,能满足行业工作需求。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仍然存在学生知识断层、理解不清、毕业后需要重新学习的情况。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工程造价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实质性创新。虽然出现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方法,但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只是在知识点分解及传播方式上进行革新。
2.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众多高校都面临的问题,具体到工程管理专业有以下原因。首先,,一般教学安排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理论课传授知识,而实践课进行验证。在理论课中,有时会针对某些知识点以例题的方式进行实践,但由于例题太少且背景、假设条件都是给定的,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并不清楚其中的原理。其次,实践安排在理论课结束后,对许多学生来说,需要重新复习之前的内容。再次,由于理论课侧重宏观管理,而实践侧重微观操作,学生较难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最后,实践课与考试复习时间重叠,学生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实践训练,真正投入实践的精力有限。
3.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按自己对专业和课程的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经历设置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并不清楚学习各知识点或章节内容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更不能明确各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侧重点等。
4.课程分割,整体性不强
目前,各门课程内容主要集中于某个领域,任课教师上课时注重课程内的知识,对相关领域涉及不多,课程条块现象较严重,学生常遇到知识断层,很难从整体上掌握学习内容。比如,《造价管理》关于施工阶段造价调整章节中对其原理、基本方法有较详细的讲解,但都是基于给定条件按既定程序进行,未涉及其原因、责任分担、不同因素的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实际影响及如何规避、应对、控制等问题;《合同管理》则正好相反,对原因等问题有较深入的讲解,但由于没有造价案例(即使有案例也是给定条件和背景的),学生无法体会并掌握具体应用方法。
二、项目导向的课程内容一体化思路
(一)项目导向
项目导向的基本思想和目的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一方面,以项目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独立自主完成项目为出发点,合理分解相关能力要求,并重新调整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安排讲授内容;另一方面,以项目能力需求为课程内容基础,改变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采用先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能力要求,再进行理论知识讲授,最后通过模拟实践对理论进行验证并提升相应能力的模式,达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掌握效果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一体化
以项目实施环节的能力要求为导向必须整合多方面知识。如宏观的造价管理能力需要以微观计量、计价能力为基础,招标投标时不能离开造价的基本知识支撑。课程一体化并非将不同课程内容集中于同一节课中教授,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课程内容分散在项目阶段中,把同一阶段的不同知识分开讲授。
三、项目导向课程内容一体化设置
(一)理论课程设置
首先,按项目实施过程分解完成造价工作的各阶段能力目标。将阶段能力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各阶段学习目标间的衔接关系,及完成阶段知识点学习后应具备的能力,为完成相应任务奠定基础。其次,针对各阶段的能力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将知识点讲解的时间分配与能力训练相结合,以引导性课程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其实践能力。最后,整合各阶段课程内容,做好课程衔接、有机整合。项目实施的某一阶段可能同时涉及各方面知识,因此,课程间的衔接尤其重要。可以考虑按提出问题—梳理关系—安排课程的方式,在阶段教学开始前,按项目需求总结该阶段所有知识点,让学生总体上有大概认识;再按项目顺序进行梳理,使学生明确知识点间的应用关系;最后进行知识点详细讲解。
(二)实践环节的设置
#p#分页标题#e#围绕该项目目标安排短期、分散的课程实践。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分解到不同阶段,跟随项目进展设置实践环节,每阶段均安排一定时间的实践活动,并及时进行理论总结。可以模拟一个实际工程,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实施过程,围绕这个工程各阶段的造价工作进行实践,由学生分组扮演实际项目的各方主体,教师提供基础图纸(甚至可以考虑在其他技术平台中要求学生设计,采用学生的设计图纸),并在其中扮演政府、银行及其他相关各方角色,教授完某阶段理论部分后,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模拟工程操作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能力锻炼达到最终目标。
(三)考核形式设置
一体化课程安排中涉及多门课程内容,知识点相比单一课程量大、面广,且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因此,不适合使用传统百分制的试卷方式进行考核。可考虑以分期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分期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分期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学生参与实践过程的表现,及综合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不事先提醒的情况下,教师临时设置实际可能发生的影响事件,对学生的应变及处理给出相应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期末考核总成绩。
(四)其他保障措施
1.教师能力保障
相比传统课程体系,课程一体化对教师能力要求大大提高。既要有工程技术方面的能力,又要具备经济管理及一定的法律知识;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既要熟悉教学规律,又要对行业、企业情况有所了解。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不同课程内容的衔接中灵活自如。同时,一体化课程设计不能只依靠单个教师的能力,需要团队合作,共同设计合适的案例和教学方法。
2.教学安排保障
以专题的方式安排造价相关课程,如采用“投资控制阶段造价综合管理”“施工阶段造价理论与实务”等类似方式安排课程。每环节课程围绕当期阶段能力要求,综合安排造价管理、合同管理等理论内容及一定课时的实践,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认识、理解同一问题,并及时通过实践进行反馈。
3.教学方法保障
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方式,课前先明确某阶段的目标、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再引入项目实例背景,从实例目标出发,引申知识点、能力、方法、步骤等,待全部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再次完整重现将项目实例,达到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学会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加深理解的目的。同时,可通过专业学科竞赛、内部模拟竞争、外部校企合作等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探索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课堂模式的应用。
四、结语
通过项目导向一体化课程设置,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能力培养要求,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也有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对相关课程知识进行认真梳理、恰当整合,以顺利实现项目导向一体化课程教学目标。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十二次04-10
- 长宁区二手车收购交易市场「颖荣二手回收公司04-03
- 版权评估为金融与文化架桥 10部剧版权=近亿元03-26
- 广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赔偿基金开启“广03-08
- 普洱日报数字报01-31
- 市房地产交易大厅已评估事项实现率100%01-16
相关内容 Related
- 无形资产评估之非专利技术价值评估需要搜集哪11-26
- 非专利技术可以出资吗?有什么要求?11-26
- 康盛股份:拟以资产置换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资04-17
- 我国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评估认证中心成立04-16
- 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04-15
- 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恢复上市公告书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