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

日期:2017-02-19 / 人气: / 来源:本站

  本次编制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样本来源于截止到2006年4月30日公布的公开信息(公司网站、巨潮资讯网、中国证监会、沪深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以及CCER数据库、国泰君安CSMAR数据库,根据信息齐全以及不含异常数据两项样本筛选的基本原则,我们最终确定有效样本为1249家。样本公司的行业、第一大股东最终控制人类型及省份构成见表1-1、表1-2与表1-3。

  二、中国上市公司总体治理状况描述

  2006年样本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均值为56.08,上市公司之间的公司治理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公司治理指数最大值为75.94,最小值为39.55,样本的标准差为5.13。全部样本公司中达到CCGINKⅢ的只有10家,占全部样本的0.80%;达到CCGINKⅣ的有251家,占全部样本的20.10%;处于CCGINKⅤ的公司有832家,占样本的66.61%。有156家上市公司的治理指数在50以下,,占全部样本的12.49%。

  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比较

  2006年样本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均值为56.08,2004年公司治理指数的均值为55.02、2005年公司治理指数的均值为55.33。回顾三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状况,整体治理水平呈现提高的趋势。以样本均值而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总体治理状况与2005年、2004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从三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看,股东行为逐步规范,具体来说,非“公正、公平”的关联交易得到遏制,控股股东在加强对上市公司控制的同时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增强了重视;董事会建设得到加强,其中,董事会运作效率和董事会组织结构有明显的改善,董事权利与义务受到上市公司的普遍重视;信息披露的相关性有一定的提高;利益相关者治理问题逐步引起上市公司的关注,其中:在员工参与程度、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有所加强。经理层治理整体状况逐年提升,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状况公司间差异呈现缩小趋势。三年来公司治理评价指数的比较见表1-5。

  不过公司治理状况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平均而言样本上市公司的治理指数处于较低水平,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亟待提高。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差异较大,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水平整体较低;而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治理质量提高的空间还很大,董事会次级委员会建设以及董事的激励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中国上市公司分行业

  治理状况评价

  本节按照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对上市公司所处的13个行业门类和制造业中10个大类进行分组,对样本公司的治理状况加以分析。

  一、总体描述

  以平均值而言,公司治理指数最高的采掘业公司治理指数为62.05,非金融类行业中,公司治理指数均值低的行业为综合类企业,该行业公司治理总指数的均值为54.14,与采掘业相比,两个行业的均值相差7.91。说明就公司治理状况而言,行业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具体分析与等级描述

  从行业治理指数均值看,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经统计检验都与房地产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综合类行业存在显著差异。这几个行业公司治理的具体状况如下:

  在2006年评价样本中,采掘业有21家公司,该行业样本均值为62.05、标准差为4.97,是各行业中公司治理指数均值最高的行业。根据有关统计结果,该行业达到CCGINKⅢ的有2家公司;达到CCGINKⅣ的有12家;处于CCGINKⅤ的公司有7家。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2006年评价样本中有57家公司,占样本比例为4.56%,该行业样本均值为58.03、标准差为4.66,治理指数均值位列各行业第二。根据有关统计结果,该行业达到CCGINKⅣ的有16家公司;处于CCGINKⅤ的公司有39家。公司治理指数在50以下有2家上市公司。

  交通运输仓储业在2006年评价样本中有54家公司,占样本比例为4.32%,该行业样本均值为57.73、标准差为5.75。该行业达到CCGINKⅢ的有2家公司;该行业达到CCGINKⅣ的有14家;处于CCGINKⅤ的公司有33家;公司治理指数在50以下有5家上市公司。

  房地产业在2006年评价样本中有52家公司,占样本比例为4.16%,该行业样本均值为54.94、标准差为4.78。该行业达到CCGINKⅣ的有6家;处于CCGINKⅤ的公司有38家;公司治理指数在50以下,有8家上市公司。

#p#分页标题#e#

  传播与文化产业在2006年评价样本中有9家公司,该行业样本均值为54.47、标准差为4.06,样本的差异性小。该行业处于CCGINKⅤ的公司有8家;公司治理指数在50以下,有1家上市公司。

  综合类在2006年评价样本中有78家公司,占样本比例为6.24%,该行业样本均值为54.14、标准差为5.18。该行业达到CCGINKⅣ的有13家;处于CCGINKⅤ的公司有50家;公司治理指数在50以下,有15家上市公司。

  三、2004到2006三年公司治理评价分行业比较

  据表2-2的统计结果,对比三年来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行业特征,我们发现,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的行业治理状况相对较好。从具体特征看,上述三个行业都属于垄断和国有控股占主体的行业。特别是,在2006年评价样本中,采掘业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终极控制人完全为国有。这些行业都是关乎“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这三个行业治理状况明显好于其他行业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垄断行业外部市场竞争条件弱,具有稳定的利润来源和相对好的公司业绩,能够投入较多的“成本”进行公司治理的改善;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于“国计民生”问题的重视,使得代表出资方的各级监管机构及审计、监督部门共同关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对这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发挥影响,造成这类上市公司更加重视公司治理的“合规性”。

  中国上市公司分

  大股东性质治理评价

  我们将样本上市公司按照公司第一大股东最终控制人类型性质的不同,分为国有控股、民营控股、外资控股、集体控股、社会团体控股、职工持股会控股六种类型。分析第一大股东性质不同的样本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数字特征,进一步探讨第一大股东性质不同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质量的差异。

  一、分大股东性质的上市公司治理指数总体分析

  表3-1的描述性统计显示,样本中数量最少的是社会团体控股和外资控股两类,分别有四家和六家公司,由于样本量少,不具有统计上的可比性,我们只对其余四种分类进行比较和分析。就样本均值而言,国有控股的治理指数最高,为56.58;民营控股的治理指数最低,为54.70,说明民营控股类型的样本上市公司具有较差的治理质量。根据进一步的检验,在1%显著性水平下,可推断出中国上市公司中民营控股的公司,其治理质量要明显低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显现出不同控制权类型在公司治理评价中的组间差异。2006年评价样本中,国有控股公司占据了最大的样本量,有901家公司,占样本总量的72.14%,反映出中国上市公司主体为国有控制的现实;公司治理指数均值为56.58、中位数为56.56、极差为36.39、标准差为5.02,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在组内差异较大,体现出相同控制权属性公司之间治理水平的不均衡。

  二、分大股东性质的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具体分析

  考虑到国有和民营控股公司占据了评价样本的绝大部分比例(97.2%),我们只对这两种控制权类型分析,其他类型的有关数据详见表表3-2和表3-3。

  1. 国有控股

  在2006年评价样本中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控股的有901家公司,占样本比例为72.14%,样本均值为56.58、标准差为5.02,具有最大的样本量。根据表3-2的统计结果,达到CCGINKⅢ的有9家公司,占全部样本的0.72%;达到CCGINKⅣ的有195家,占全部样本的15.61%;处于CCGINKⅤ的公司有609家,占样本的48.76%;处于CCGINKⅥ即公司治理指数在50分以下,有88家上市公司,占全部样本的7.05%。

  2. 民营控股

  据表3-2,在2006年评价样本中第一大股东性质为民营控股的有313家公司,占样本总量的25.06%,样本均值为54.70、标准差为5.19,样本量居第二位。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在评价样本中达到CCGINKⅢ的有1家公司,占全部样本的0.08%;达到CCGINKⅣ的有50家,占全部样本的4.00%;处于CCGINKⅤ的公司有200家,占样本的16.01%;处于CCGINKⅥ即公司治理指数在50分以下,有62家上市公司,占全部样本的4.96%。

  三、2004年到2006年三年分大股东性质公司治理评价比较

  正如第一节所指出,样本总体中,绝大部分由国有和民营两种控制权属性所构成,我们只对这两种类型进行比较和分析。

#p#分页标题#e#

  据表3-3的统计结果,比较三年来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属性,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稳定且好于民营上市公司。可能的原因是:国有上市公司相对于民营上市公司更加关注“合法性”和“合规性”;民营上市公司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

  中国上市公司分地区

  治理评价

  我们将2006年的评价样本,按照注册地的不同分成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分组样本,分析不同地区的样本公司治理指数的分布特征,比较中国上市公司地区之间治理状况的差异。

  一、按地区分组的上市公司治理指数总体分析

  从不同地区占样本数量、比例看,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占有数量最多,其中上海市、广东省最多,各达130家公司,江苏省为83家,北京市为78家;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占样本量少,都少于20家公司,其中西藏自治区最少,只有7家公司。反映出经济活跃水平与上市公司数量的关系;同时上述发达地区公司治理质量的均值也高于欠发达地区的水平,体现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在地区之间的差异。

  二、按地区分组的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具体分析

  表4-1的描述性统计显示,就平均值而论,样本上市公司按省份分组的公司治理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治理指数最高的省份与最低省份相比,相差6.16;公司治理指数最高的前七个省市分别是云南省、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江西省、河南省、上海市,治理指数均值都在57以上;公司治理指数最低的四个省份是海南省、青海省、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这些地区的样本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均值都低于54。

  三、2004年到2006年三年分地区公司治理评价比较

  据表4-2,比较三年的评价样本,发现云南省、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上海市这些地区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相对较好,而海南省、青海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的治理状况相对较差。

  现实中,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受到产业结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的影响。云南省的上市公司多为制造业中的金属、非金属大类及其他资源类企业,根据前面对行业的总结,这个行业的公司治理状况普遍较好。

  主要结论

  1.通过对三个年度的公司治理评价样本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上市公司2006年的公司治理整体状况与前两个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2006年的公司治理整体状况较前两年有一定的改善。一方面,监管机构强化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加强监管的力度,促使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上市公司改进自身的公司治理状况。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情况看,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一些改善是公司治理各因素的综合反应。

  2.样本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呈现正态分布趋势,不过公司治理状况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治理评价指数处于较低水平。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亟待提高。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差异较大,信息披露的质量相对较好。这主要是正式制度约束的结果;政策层面的相关规定和监管对于规范上市公司股东、经理人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六个要素中监事会治理评价最低,监事会监督公司的角色问题没有引起上市公司足够的关注。而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治理质量提高的空间还很大,董事会结构、董事会次级委员的建设以及董事的激励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要进一步改善。从公司治理的其他方面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指数总体不高;经理层治理总体状况偏低;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仍然处在薄弱阶段。

  3.公司治理机制和治理水平可能受到行业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行业之间的治理质量差异明显。同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最终控制人类型也可能对治理机制和治理水平有重要的影响。此外,治理水平可能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

  4.公司治理100佳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指标的表现总体上好于样本中的其他上市公司,这意味着良好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升上市公司的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实证检验也表明,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运营效率和成长能力,有助于增强财务安全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现在致电 0531-888885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