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率先破题PPP 打造独特“青岛样本”

日期:2016-08-31 / 人气: / 来源:本站

青岛率先破题PPP 打造独特“青岛样本”

  2016·青岛中国PPP论坛间隙,嘉宾和参会者互动交流。傅学军 摄

青岛率先破题PPP 打造独特“青岛样本”

  台下听众用手机拍摄台上嘉宾的讲座提纲。傅学军 摄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 瑜

  经过数年积淀,青岛PPP模式终于收获果实。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被各城市寄予厚望。上世纪80年代就在我国开始应用的PPP模式,虽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多年来一直未在制度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近年来,我市在这一领域积极尝试,大胆试验,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探索建章立制,在PPP推进过程中的多个环节率先破题,走出了一条务实高效、前景广阔的路子,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青岛样本”。

  厚积薄发,展开PPP实践

  近年来,我市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对国内外先进城市应用PPP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探索,并在充分发挥本土优势的基础上,开始了PPP的重要实践。

  2015年3月31日,市政府研究确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PPP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工作。同年8月19日,青岛市首个PPP项目——《沈海高速公路(青岛段)服务区项目PPP实施方案》通过审查。在这一过程中,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联合审查,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聘请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对该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组织实施工作提供了全过程指导。项目定价采用广泛询价和磋商的方式,在自行采购中引入价格竞争机制,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参与审查的专家,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青岛首个PPP项目就成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PPP实施范例。

  此后,青岛城市建设PPP模式进入快速推进阶段。仅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我市就完成了3批共86个项目的征集和识别工作,胶州湾岸线整治、胶东新机场、地铁建设等事关青岛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携手运作、运用PPP模式予以推进。

  目前,胶州湾岸线整治工程等3个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地铁1号线工程完成社会资本方招标,17个项目获得批复或进入联合审查阶段,数十个项目正在组织编写PPP实施方案。

  破解难题,积累宝贵经验

  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在PPP的前期推进中,青岛也遇到不少难点问题,而正是在破解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市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积累了宝贵经验。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社会资本方专业性程度不够高。具体表现在,已初步接洽的社会资本方多为建筑施工企业,投资意图主要是承接工程建设,既能参与建设又能合作运营的专业企业较少。另外,由于PPP项目回报率较低,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对PPP项目的落地率带来影响。

  其次是PPP项目某些概念或程序较为模糊,需要对具体概念或程序进一步明确,如PPP实施方案审批与基本建设程序的衔接问题、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可行性问题等,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

  第三是PPP模式周期较长,要增加PPP项目甄别、物有所值评价、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等环节,项目方要编制PPP实施方案、洽谈社会资本方、签订PPP合同,所需程序较多,周期漫长。

  第四是实际操作经验相对缺乏。政府部门和企业双方均对该类项目的合作模式、风险分担、收益保障、交易流程等方面缺乏经验,实际操作中可以借鉴的规范模式较少。另外,我市PPP社会化服务中介机构较为匮乏,目前运用的咨询服务机构大多来自北京等外地,服务人员和质量打了折扣,也影响到推进速度。

  “对于这些问题,我市条分缕析,逐步建立健全法律体系,降低项目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保障公、私双方合法权益。加强人才培训、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同时,建立传统投资比较值数据库和实施方案完整性、可行性评价体系,为政府开展此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刘凯表示。

  博采众长,放大青岛特色

  2016·青岛中国PPP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纷纷表达了对青岛PPP模式的赞赏和期待。他们认为,青岛既博采众长,又充分发挥本土优势,PPP模式的青岛特色越来越明显,成果也必然会越来越丰厚。

#p#分页标题#e#

  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共同主任王天义告诉记者,青岛PPP项目的储备体量不小,,在全国来说也是比较超前的。“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PPP的应用,主动对接国内外先进经验来推动本地PPP的发展,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量身定做具有特色的PPP项目,使项目落地得更快更好,实现了政府省钱、企业挣钱。”

  他表示,由于较少考虑融资之外的其他环节,国内不少城市的PPP项目运作难以构建成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框架结构体系,这也是目前PPP项目落地慢、落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从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的情况来看,各地在政策法规落实方面缺乏配套细则,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还不够强。青岛市政府建立了由财政、发改、规划、物价等市直部门和各区市政府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和PPP工作督查组,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在项目适用范围、运作方式、管理机制、合作伙伴选择、签订合同文本、开展绩效评价、做好示范推进等方面,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提供更多保障,在同类城市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青岛PPP项目的推进,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中车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强感慨地说,过去社会资本很难进入公共领域,现在可以既合作又竞争,对于企业的项目推进十分有利。近年来,中车四方车辆公司积极参与青岛交通运输行业的PPP项目,有力推动了自身新产品的开发。法国苏伊士集团亚洲执行副总裁孙明华认为,PPP在中国以及青岛的推进,为外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投资环境。“对于外资企业来说,最担心的是政府监督不到位、投资回报等问题,青岛市政府在这些方面均有制度方面的考量,使我们对于在青岛投资充满信心。目前,苏伊士集团在青岛市区和董家口工业园已分别有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两个PPP项目成功推进。”

  对于进一步放大PPP模式的青岛特色,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尹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想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青岛在法制化约定等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而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财力不足的城市市场容量有限,富裕发达的城市政府引入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又不高。青岛处于两者之间,PPP项目落地的可能性更大,面临的机遇更多。”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现在致电 0531-888885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