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十三五”环境影响技术评估

日期:2017-06-30 / 人气: / 来源:本站

  李天威 李元实

  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全面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总体思路。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应 立足于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紧密围绕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重点任务,改进技术评估方式和方法,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从 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

  1 准确定位,坚持做好环评管理的技术支持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是环评管理的重要环节,指根据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及要求,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机构综合分析建设项 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对建设项目实施的环境可行性及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进行客观、公开、公正的技术评估,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 据而进行的活动。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是衔接环评与审批的重要环节,为环评行政审批提供技术支持,在辅助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决策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发挥技术评估重要作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应开 展技术评估;将技术评估相关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2016年4月,环境保护部公开征求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 提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后,可以委托进行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承担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机构应当独立、科学开展技术评估工 作,并对评估意见结论负责。”

  评估机构对环评管理的技术支持具备坚实基础。自1992年国家级环境影响评估机构成立以来,特别是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后,全国环境影响 评估机构蓬勃发展,不断壮大。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地市级以上评估机构172家,其中国家级评估机构1家,省级评估机构32家,地市级评估 机构139家。各地评估机构坚持做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技术支撑,特别是为环评制度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促进环境保护参与宏观决策,加强行业环保 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技术支持保障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评估任务完成情况来看,2015年环境保护部评估中 心完成评估任务278项;省级评估机构共完成建设项目评估任务5631项。从完成科研和调研任务来看,各地评估机构开展了大量工作,为各地环保行政主管部 门出台规范性文件、加强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 理顺机制,探索实施“三线一单”管控模式

  加强“三线一单”管控的技术支持。贯彻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思路,开展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理顺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的定位、功能、相互关系和工 作机制,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在深入开展区域环境评价和“多规合一”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三线一单”技术规范,系统探索生态保护红线、环境 质量底线、资源消耗上线划定的技术方法及基于“三线”控制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定方法,形成区域环境评价的技术指南。

  推进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落地。落实“三线一单”基本要求,在重大区域和行业战略环评中强化空间管制、总量管控、环境准入,研究建立技术方法体系。积极开展 和推动市域环境评价工作,加大环境保护参与“多规合一”的力度。积极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技术审核等技术支持工作,在国家发改委和环境 保护部的领导下,加强调研,认真组织完成负面清单的技术审核和技术复核工作任务,推进负面清单管控意见制定。

  3 服务改革,全面推进环评导则体系重构工作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体系顶层设计。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确定的原则,坚持与排污许可制等重大改革任务相统筹,坚持构建全链条无缝衔接预防体系,确立按 “污染物源强计算、污染物排放清单、环境风险防范”三大体系重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总体思路。制定重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体系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总纲、12个行业环评导则、7个要素导则、环境风险专题导则等21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修订。

  在各类导则修订中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要求。

  一是规划环评导则制修订以实现划框子为目标,落实“三线一单”管理思路,在技术层面夯实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基础。

  二是抓紧修订建设项目环评总纲,回归环评本位,依法管好该管的,强化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同时指导其他导则的制修订。

#p#分页标题#e#

  三是在要素导则制修订中进一步提升预测方法和模型计算的科学性,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确定污染源允许排放量,形成污染源排放清单,促进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

  四是在专题类导则修订中聚焦环境风险导则,理清环境风险源和确定环境风险影响范围,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五是制定固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手册,规范源强核算的技术方法,可提升源强数据的有效性,与环境质量挂钩后,指导排污许可证的核算及发放。

  4 创新实践,强化环评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明确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建设的总体目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环境、经济、行业等数据资源,理清环境质量、控制总量、污染源 “三本账”,开展相关的数据采集加工、模拟分析、整合共享,服务环评管理的环评质量校核、分析统计、预测预警、信息公开、诚信记录等,助力实现“十三五” 绿色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建设。一是全面建设环境质量现状与控制总量数据。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项目成果,构建全国环境质量数据库,接入环境监测数据。借助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的成果,形成“三线一单”数据库。

  二是持续采集、更新和整合固定污染源数据。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通过环保专网实现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创建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固定源数据库,夯实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数据基础。

  三是提升各要素环境影响模拟分析水平和风险预测能力。规范模型和模型参数,降低模型使用的自由裁量权,形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模型体系。

  四是增进战略、规划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联动与服务。

  五是大力强化环境影响评价监管信息技术支持能力。

  六是积极推进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

  5 夯实基础,加强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能力建设

  坚持聚焦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核心问题。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主要技术支持机构,评估机构要始终围绕环评重大宏观政策、基础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力争在涉 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性问题及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前沿科学国际合作研究,引进国际先进的环评技术方法并开展本地化 应用。

  努力在咨询服务工作实践中提升能力。评估机构应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推进“产学研用”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全面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

  一是面向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决策咨询服务,着眼环境质量改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是面向行业产业开展环境决策咨询服务,促进重点行业健康发展,促进污染减排和生态保护。

  三是面向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及时宣传贯彻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最新要求,促进环评单位和参与评估工作的专家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与时俱进。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现在致电 0531-888885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