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企业真实销售收入的手段
日期:2017-01-14 / 人气: / 来源:本站
在识别、查处骗取出口退税案件中,投入产出法、税负对比分析法等发挥了很大作用。本文以出口企业退税评估为引线,详细介绍投入产出法的原理和应用,供读者参考。
方法——投入产出法,是评估企业纳税申报销售收入真实性的手段之一。
应用——根据企业评估期内实际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等要素的数量,按照确定的投入产出比(定额)测算出企业评估期的产品总量,并结合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售量、销售单价测算分析纳税人实际的产销量、销售收入。
目标——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企业隐匿销售收入的可能性。
典型案例
2016年3月,某市国税局在进行一般纳税人税收专项评估选案时,发现该市A塑料彩印有限公司2015年销售额增长率与增值税增长率不匹配,在确定评估项目后,立即对该公司增值税纳税申报实施了纳税评估。
案头分析比对
A塑料彩印有限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成立于2000年8月,注册资本30万元,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经营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批发零售空白纸张、化工产品等业务,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免抵退”政策,经营地址位于该市经济开发区,现有职工80余人。
纵向对比:2014年1月~12月,该企业申报销售额4467.57万元,其中,出口销售额2094.23万元,实现增值税额11.49万元,实现免抵税额84万元,增值税还原税负率为2.14%。2015年1月~12月申报销售额7868.16万元,同比增长76.12%,其中,,出口销售额4319.30万元,实现增值税额0元,实现免抵税额30.33万元,增值税还原税负率0.39%,下降81.78%。
横向对比:评估人员通过查询税收征管软件和综合数据管理系统,获取企业存货期初期末数、购进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海关电子信息或出口报关单不齐未参与免抵退计算的出口销售额等信息,综合测算该公司2015年度增值税还原税负率为1.67%,低于1.91%的同行业增值税税负率。数据显示,该企业有可能存在隐匿内销收入,虚增进项税额的行为,通过实地核查才能确定真实情况。
实地核查账务
评估人员深入生产车间一线,了解产品生产流程,熟悉构成产品的主要材料、染料、辅助材料以及生产产品各环节的出成率。同时,要求公司财务人员提供原材料和产成品“购、领、存”明细账。
通过了解,该公司主要生产塑料袋,也销售部分材料,生产流程:聚乙烯、聚丙烯——吹塑——塑料膜——彩印——分割——封口——塑料袋。查阅相关行业规范,聚乙烯、聚丙烯吹成塑料膜出成率约90%~92%,塑料膜到塑料袋出成率约90%,废料不能循环使用,做下脚料直接销售。根据企业原材料“购、领、存”明细账和出成率,计算出企业年度生产总重量、下脚料数量,减海关报关出口产品的总重量,得出企业内销产品总重量。企业账面记录内销产品总重量小于计算得出企业内销产品总重量,且无下脚料销售记录。
约谈举证定论
评估人员针对上述疑点,依法约谈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该企业承认导致投入产出率异常的主要原因是销售产品、尾品、次品及下脚料未申报收入,并提供了相关证明材料,最终确认销售产品、尾品、次品及下脚料等取得货款216万元,补缴增值税31.4万元,滞纳金3.6万元。
应用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纳税评估部分方法及行业纳税评估指标的通知》(国税函〔2005〕1025号)规定,为了评估企业申报销售收入的真实性,选取了出材率、耗电量两个评估指标,测算评估期的产品产量,结合期初库存产品数量,通过实地调查、盘点等方法核实企业的期末库存,保证账、实一致。最后,倒挤评估期销售数量,换算为评估期的销售收入,与企业申报的销售收入对比,查找问题。
投入产出法的适用对象
应用投入产出法进行纳税评估,比较适合产品单一的生产企业。对于生产多种产品而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要依据成本报表计算每种产品对生产要素的消耗系数;对于生产多种产品而会计核算不健全的企业,则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如机器生产工时等),对不同产品消耗的同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成本分摊。
投入产出法应用分类
根据测算、分析侧重的内容和角度,及不同企业投入产出表现形式不同,分析方法应灵活掌握,如按其侧重面的不同可分为原材料投入产出比、废料的产出及再利用率、单位产品辅助材料(包装物)耗用定额的分析等。
投入产出比计算公式
评估期产品数量=当期投入原材料数量×投入产出比
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数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
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
#p#分页标题#e#根据已确定的行业或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及企业评估期原材料的耗用数量,测算出产品生产数量,与企业账面记载产品产量相比对,同时结合产品库存数量及销售单价等信息进行关联测算,并与企业实际申报的应税销售收入对比,查找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
税务机关的监管思路
内销环节是评估出口企业的突破口
随着出口企业退税环节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出口环节评估发现问题的难度有所增加。出口企业内销业务管理是征退税衔接的重要方面,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应当引起征退税部门的共同关注,不断加强信息沟通,优化合作模式。从出口企业内销业务入手,重点评估内销不入账,隐瞒内销收入等情。经评估增加出口企业的应纳税额,间接减少退税额,增加免抵额。
层次分析是掌控内销监管的着眼点
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分析的结果,只能作为评估疑点,不能直接作为补税依据,必须深入企业实地调查,从企业库存明细账目、辅助材料、包装物耗用等多方面印证,而且应充分考虑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影响,通过资料审核、评析、测算、取证、质询等环节,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貌及纳税人的详细情况和特点,科学有效的加强对出口企业内销环节的监管。
均值测算是提高纳税评估质量的放大镜
投入产出法的应用需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障碍。对此,结合定期的出口企业退税交叉评估,测算不同行业的平均投入产出比和主要原材料的消耗系数,并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经营风险、资金流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设置合理的可动态调整的偏离系数,分行业构建出口企业评估模型,提高对出口企业评估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测算,以发挥整体的工作效能。
出口企业的风险应对
增强法律意识,规范会计核算
日常检查评估发现,相当比例的出口企业管理粗放,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对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的风险认识不够,销售尾品、次品及下脚料金额较小时,不做账或账务处理模糊,一旦评估查处,直接影响企业信用等级。企业管理者要主动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健全会计核算,“小钱”也要规范入账。
加强内部管理,设置风险控制
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日常运行和规范行为的基础。因此,出口企业要将内部管理引入风险控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深度运用大数据库,建立出口退税风险指标控制,形成事前及时预警、事中风险评估、事后有效打击处理的完整工作流程。通过制度规范生产、销售、资金、票据等信息的传递,定期对资产类项目尤其是存货项目进行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养成良好的经营管理习惯,形成风险控制自觉,主动规避涉税风险。
拒绝侥幸心理,自觉遵从税法
受非法经济利益驱使,部分出口企业管理者心存侥幸,利用海关对出口货物的低抽验率和税务机关对内外销联合监管的薄弱点,铤而走险,打起出口骗税的歪主意,忽视出口骗税的严重后果。现行刑法以及相关司法明确“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以虚假资料等欺诈手段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的,即为实施了出口骗税行为。”因此,出口企业自觉提高税法遵从度才是预防风险的最有效方式。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十二次04-10
- 长宁区二手车收购交易市场「颖荣二手回收公司04-03
- 版权评估为金融与文化架桥 10部剧版权=近亿元03-26
- 广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赔偿基金开启“广03-08
- 普洱日报数字报01-31
- 市房地产交易大厅已评估事项实现率100%01-16
相关内容 Related
- 无形资产评估之非专利技术价值评估需要搜集哪11-26
- 非专利技术可以出资吗?有什么要求?11-26
- 康盛股份:拟以资产置换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资04-17
- 我国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评估认证中心成立04-16
- 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04-15
- 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恢复上市公告书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