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都市"碎片"扩大覆盖 上海也能拥有"森林"

日期:2016-10-02 / 人气: / 来源:本站

枫叶正红,银杏金黄,进入孟冬之月的上海景色醉人。记者从市林业部门获悉,上海森林覆盖率已接近15%,至今年年底完成“十二五”的造林目标几无悬念。

面临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城市化进程中林地不断消失或碎片化的先天条件制约,上海的造林如何“见缝插绿”?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林业资源又如何向市民开放、使百姓受益,真正成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记者了解到,利用边角料土地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产业、林业资源与郊野公园等森林旅游结合,成了破解困局的良方。

林业发展面临先天制约

“经过今年的春季和秋季造林,目前上海的森林覆盖率已接近15%的‘十二五’目标,比五年前的12.58%有所提高。”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林业处负责人朱建华说。五年来,全市完成新建各类林地22.5万亩,共计种植四旁树392余万棵。预计到今年底,全市林地面积可达160万亩,森林面积达143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42万立方米,均创历史新高。

然而,本市森林覆盖率与21.63%的全国平均水平和31%的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差距。究其原因,生态用地规划中林业用地总量原本就不足,加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林地、湿地和野生生物栖息地不可避免地消失或碎片化,导致本市森林面临“边增边减”的困境。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每年林地减量超过2万亩。而正如“蝴蝶效应”一般,林地湿地资源的减少,对生物多样性也带来损害,比如对世界性濒危物种黑脸琵鹭、白头鹤等的保护带来不利影响。

拓展空间见缝插“绿”

如何破解资源不足的困局?林业部门表示,按照“两道、两网、两园”绿化林业发展思路,构筑城乡互补、互通、互连的基本生态网络体系,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甚至利用“边角料”发展林地,将零星、散状的林地连接整合起来,目的是使成排的树木连成片,使成片的森林连成带。

比如,在青浦区,植树造林与公共安全综合整治相结合,见缝插针跟进植树造林,实现“以林守土”。此外,造林也与生态堤防建设结合,“以林护堤”提升防洪能力,“以堤造林”拓展造林空间。而金山区廊下镇按照“点线面环带”的布置,在路边、河边种树,还鼓励村民在宅前屋后或庭院中补植绿化。同时,“农林水”项目的试点既能完成造林计划,又可营造立体的“大地景观”,为建设独具乡村风貌的郊野公园奠定基础。

此外,与重大工程结合造林,也是一举多得的良方,并已慢慢显现出森林的生态效应。比如,在老港垃圾填埋场的封场堆体上栽种的树苗,现已长成郁郁葱葱的林地,十年后或将使老港变成城市后花园。“今后,城市工矿废弃地也能造林,宅基地置换地也能造林,用这种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对生物多样性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朱建华说。

林地复合利用潜力巨大

资源困境有法可解,那么不断增加的森林面积,如何为百姓所用,令市民受益?

根据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的专项评估,上海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游憩、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调节小气候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每年总价值达116.19亿元,平均每公顷森林提供的价值为12.72万元,户籍居民年享受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近千元。“林地是最大的民生,对每个人都平等。”森林释放的“生态红利”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地吸收着污染物、降低噪声、消减雾霾,提供着清新的氧气和清净的空间。

本市森林所承受的生态压力、经济压力和民生压力,也远高于自然森林。为此,林业部门近年来试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休闲旅游等,充分利用林下的空间,力图走出一条“林地复合利用”之路。

在崇明,一片香樟和无患子林下搭起了一排排大棚,其中种满了新鲜菌菇。在青浦练塘镇,胡杨林下出口日本的莽草长势旺盛,总产值达200多万元,种植户乐得合不拢嘴。在南汇区新场镇果园村,农民在桃子采果后,利用秋冬季节在桃林中种“矮抗青”青菜,每年每亩可增加收益约3000元,青菜因品质好也深受市民欢迎。在宝山区顾村,林下养鸡已创出“宝园鸡”品牌,生态肉鸡年出栏量2万多羽,还供不应求……

据悉,上海现有林地占耕地的三分之一,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已发展林下养鸡、养鸭、养鹅等家禽,以及种植蔬菜、食用菌、药材等植物,未来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复合经营潜力仍然巨大。

开放林地供市民休闲

森林休闲旅游,则是林业资源的利用中,与百姓幸福指数最为贴近的途径。周末与家人好友一起去郊外放松,是都市人心中的向往。

#p#分页标题#e#

近年来,“开放林地”的呼声一直环绕在耳边,然而本市大部分林地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滞后,一旦开放,立刻将面临停车、吃饭、如厕、游玩、防火安全等种种难题。而游客进入是否会乱扔垃圾、折花摘果,对林地健康生长造成伤害?也是不可控的风险。

尽管如此,相关部门仍探索着开放林地。比如在外环林带内,,正规划建造百余公里的“绿道”,打造步行道和骑行道,并建造40多个“驿站”,令市民走进封闭的林带后,既有游玩休闲空间,又有休憩、停车、吃饭的地方。林带内还将覆盖WIFI,增设二维码,并完善灯光系统和监控设施。

再如,占地380亩的闵行区紫竹滨江大道,以景观林带和景观湿地为主题,种植了各类乔灌木、地被和水生植物。大道内,观光道路、人工河、岛、小桥、沿岸亲水台等一应俱全,集生态湿地、水源涵养、休闲观光为一体。

林业部门透露,到2020年将争取建成15个开放林地,并将有10个市级森林公园。此外,将划出特定区域,建造“友谊林”、“纪念林”、“廉政林”、“碳汇林”等,或在林地中兴建“林家乐”,开辟越来越多的蔬果采摘体验。在规划部门的蓝图中,本市今后将在郊区选址建设21个郊野公园,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其中青浦青西、松江松南、闵行浦江、崇明长兴、嘉定嘉北、松江广富林等7个郊野公园试点已率先启动建设,金山廊下郊野公园已开放试运营。

与城市公园不同,这些郊野公园将以大面积的森林、农田、阡陌、河道、村落为特色,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届时,黄浦江生态涵养林、连绵成片的四旁疏林、柑橘园等经济果林,都将成为郊野公园的依托,以成片绿色森林为“画布底色”,涂抹出姹紫嫣红的美丽乡村景观,成为一片片生态绿洲,一个个世外桃源。 本报记者金旻矣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现在致电 0531-888885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