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监事会将在近期进驻央企 防治国资流失监管加码

日期:2016-08-10 / 人气: / 来源:本站

【新一届事会将在近期进驻央企 防治国资流失管加码】国资近期召开会议,会议指出,下一步国家重拳防治国资流失,将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及其有效性的监督,特别是对企业重大决策和运营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事项和关键环节以及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依规履职情况深入开展检查。除此以外,国家将严肃查办发生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权交易、投资并购、物资采购、招标投标以及国际化经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经济参考报)

  新一届监事会将在近期进驻央企

  是否市场化评估和透明操作等将成为监管重点

  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对于国资流失的监管也在加码。《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国资委近期召开会议,新一届监事会将在近期进驻央企进行新一轮检查,特别当前一个时期,将围绕央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及僵尸企业处置情况,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潜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隐患进行深入核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中央企业深化改革和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针对地方国资监管工作,国资委还将加紧指导地方国资委进一步强化出资人监督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国家重拳防治国资流失,将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及其有效性的监督,特别是对企业重大决策和运营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事项和关键环节以及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依规履职情况深入开展检查。除此以外,国家将严肃查办发生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权交易、投资并购、物资采购、招标投标以及国际化经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

  在多位专家看来,如何守住“底线”成为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本轮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灰色地带”加强监管,保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正是实现本轮国企改革目标的“底线”。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产权流转是否程序规范和合理定价,是否市场化评估和透明操作等将成为监管重点,特别要防止出现国资贱卖、暗箱操作等现象。

  另外,还要防止股权激励成为少数人化公为私的工具。一位权威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国企在中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一些国有企业逐渐暴露出管理不规范、内部人控制严重、企业领导人员权力缺乏制约、腐败案件多有发生等问题,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工作中多头监督、重复监督和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也日益突出。

  近期审计署发布的对10家央企的审计公告显示,审计发现47起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涉及295.02亿元,其中16起涉及金额均超过亿元,94名责任人员中有26名为企业负责人。审计署企业审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问题线索多发生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关键部门和岗位,主要包括涉嫌滥用职权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利用职权输送利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规投资入股等。

  多位专家认为,国资流失已成为隐藏在国企改革中的一个毒瘤,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完全可能会造成本轮改革的倒退,目前国家重拳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相关举措,恰恰表明国家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

  一位央企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本轮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产权流转事宜,由于缺乏有效的对国有资产整体性评估和透明公开化的流程规范,特别是在社会诚信度整体较低、中介机构不规范的情况下,国有资产价值容易被低估,造成隐性的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者运营公司的组建是以投资融资和项目建设为主,如何保证资本可以获得股权公平合理的占比,并通过资产经营和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暗箱操作带来国有资本收益减少甚至亏损,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敏感地带”。此外,在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特别是员工持股的改革中,极容易被少数人钻空子,股权激励成为少数人暴富、化公为私的途径。最后,对混改过程进行监管的多部门之间存在监管空隙地带,也容易成为出现国资流失的“重灾区”,需要进行特别监管。

  对于国企改革中的国资流失问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言,与交易过程中的流失相比,“体制性流失”更需要关注。国企高管腐败输送的利益链条背后的安全、环保、质量问题,将给社会、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治理国有资产流失不是给企业加手铐,让企业不能去放手改革,而是应该从制度层面规范国企改革的推进。” 一位国资专家表示。

#p#分页标题#e#

  但他同时指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改革必然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同时伴随着风险,在防治国资流失和推进改革之间要注意平衡,应该设置一定的容错机制,给企业改革留出空间,让企业负责人有更多信心去进行自发的改革,把企业管进死胡同,可能导致改革也将停滞不前。

  上海念好国企改革“宽”字诀

  以改革促发展,提高国企活力和竞争力

  从做电灯泡的成为智慧城市提供商,由造汽车的成为智能出行的解决者,由企业职工成为企业股东,这些不是哪个新兴的创业公司或站在风口的互联网巨头,这些都是上海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国企的改革成果。这些企业在国有企业促改革、谋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再一次激发出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上海切实推进分类监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念好国企改革的“宽”字诀,为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今年上半年,上海国有企业在营业收入、利润、上缴税金等方面的增幅均超过全国国企平均水平。

  “2010年公司第一次技术创新大会,会议室门口的展板就是一块大白板,因为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产品,专业的科研人员也不多”,上海仪电集团董事长王强介绍。

  上海仪电作为一个成立于1960年的老国企,曾经在国内的照明领域独占鳌头,红灯牌收音机、上海牌收录机、金星牌电视机都是仪电曾经的拳头产品,最多时有40个门类,900多个品种。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只抱着传统产品不动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变化。

  “十二五”期间,上海仪电结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要求,推进实施新战略,加快产业转型步伐,不仅仍然保持了国内照明行业第一的位置,而且实现了从电子制造和投资管理为主,向聚焦物联网、云计算,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化技术产业集团转型。

  “两年一届的科技大会,第二届就不一样了,不仅有了产品,而且还有了全套的解决方案”,王强说,“这些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否则只能被市场淘汰。”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制造也渐渐成为传统产业,竞争形势不断加剧。说一句“太热了”,汽车就会自动打开空调;车辆可以实现与手机等智能终端互联互通,而且诸如驾驶者的驾驶习惯、喜欢听的音乐、喜欢去的地方等信息可以在车主换车时全部转移到另外一辆车上,汽车不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成为伴随人们成长的朋友。这不是科幻小说的片段,而是上海汽车集团乘用车公司新投入市场的国内第一款互联网汽车。

  上汽集团开始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瞄准新能源、互联网、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打造上汽的创新技术优势。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尝试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具有互联网属性的汽车产品,不仅把前端开发和后端服务进行有机结合,而且将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和汽车生活中的买车、卖车、养车、用车连接起来,探索构建全新的出行生活服务体系,构建围绕汽车生活的智能生态圈。而事实证明这种转型升级是成功的,上汽乘用车公司的第一款互联网汽车产品荣威RX5上市不到两周时间订单已经过万辆。

  上海电气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装备和工业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已经有60余年历史,现在也开始朝着清洁能源、智能制造,以及制造+服务的模式转型。其自主研发的世界上首台百万千瓦级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已经正式运营,各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而作为上海金融行业的代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也不断创新,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积极打造绿色银行,并且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服务小微、三农和居民消费,为创业创新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有专家表示,只有夕阳技术、夕阳模式、夕阳理念、夕阳供给,而没有夕阳产业、夕阳服务和夕阳需求。据了解,通过加强战略和目标管控,在产业布局上聚焦价值链高端,目前,上海70%以上的国资企业已经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4大领域。

  央企重组加速>>>

  顶层路线图廓清 央企重组“踩油门”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现在致电 0531-888885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