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林地仅“换”600万元 如何破解林权“换钱”

日期:2016-06-18 / 人气: / 来源:本站

  随着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的需求越发旺盛,林农、林业大户、林业企业经营绿色事业的积极性高涨。然而,当他们在荒山丘陵播撒绿色时,却被“融资难”束缚了手脚。林木资源成为重要固定资产后,林权抵押贷款在我省推行多年,为何林权仍难“换钱”?唤醒这份“沉睡资产”当如何破冰?

  有多难?万亩林地仅“换”600万元

  央广网南分网消息 3月31日,和煦春风吹绿了光山县文殊乡的荒山。但转过一条路,山坡那头却依旧荒草枯枝。“对比鲜明,一面山坡承包给大户春意盎然,另一面山坡无人打理就荒着。”光山县林业局副局长徐茂权说。

  “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花木,背地里我却为几百万元周转资金,一下就卖掉县里两栋别墅!”这片荒山的承包大户、光山县诚信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勇感慨。

  山林这么多,为何不抵押贷款?陈勇叹口气说,公司拥有茶园、花卉苗木基地近万亩,仅花卉苗木年销售收入就达2600多万元。可银行说林木资产不可控因素多,只能参考最低比例发放600万元抵押贷款,期限也只有9个月。“林业生产周期长,至少五六年才能见效,贷款钱少期限又短。”

  “行行都说融资难,林业投资大、见效慢,融资难上加难。”固始县华丰柳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国军说,自产的柳编产品在美国、加拿大年销售收入十几亿元,却因订单生产零库存,贷款抵押只能用林权,同样遇到障碍:“在不少金融机构眼里,林权‘含金量’太低,放贷不予考虑,使产品科技研发和竞争力受到影响。”

  连日来,记者随省林业部门从豫西走到豫南,发现林权抵押贷款难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数据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全省6788万亩集体林地“分林到户”,至2015年底,全省流转林地面积达700多万亩,但林权抵押贷款仅33.6亿元、涉及林地96万亩。

  难在哪?“评估难+监管难+担保难+变现难”

  一面是林业投资主体对资金的热切渴求,一面是金融机构“难为所动”,林权抵押贷款遭遇“卡脖子”难,根在哪儿?

  “现实中,林权抵押贷款面临评估难、监管难和变现难。”中原银行光山支行行长王永安说。

  评估难,难在具备林业资源评估资质的人员少、专业评估机构少;

  监管难,难在林地很多地处偏远,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风险较大,金融部门难顾及资产安全;

  变现难,难在缺乏规范活跃的林权流转和交易市场,林权抵押后变现存在风险。

  中原银行现代农业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焦永革分析,林权作为财产权益,当前使用不充分的关键在于市场变现难。“这影响了林权的实际担保效果,增加了放贷的顾虑。”

  “贷款安全是银行放贷的基础,通过抵押资产处置或收储这个‘第二还款能力’还贷是底线。”一位金融界资深人士说。

  另外,评估贵、担保贵是林权抵押贷款难的“膨胀剂”。

  几家林业大户算了笔账:林权抵押贷款利率是8%,资产评估费相当于增加利率0.5%,若用担保公司反担保又增加2%,加起来利率超过10%。

  “高高在上”的贷款成本“吓住”了林农,对林业生产领域“陌生”和林权交易市场体系不完善“吓住”了银行。林权抵押贷款顺利推进任重道远。

  难咋破?政府银行“各担其责”

  “在目前国家和地方林业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林权抵押贷款无疑是拓宽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投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省林业厅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说,以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物,使森林资源成为能抵押变现的资产,打破了银行抵押贷款以房地产为主的格局。

  如何让林权顺利“换钱”?

  “规范活跃的林权交易市场必不可少。”焦永革说,目前我省县级以上林权管理中心有72家,应充分发挥其林权登记、资产评估、林权交易等功能,只有交易市场活起来,林权抵押贷款才能“火起来”。

  焦永革建议:“用‘政府的手’推动林权抵押贷款‘雪球’先滚动起来。”比如,成立林权投融资集团公司或林业产业基金等激活市场交易,再借力金融支持加速发展。

  “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并没想象的大,要先解除金融机构的误解。”省林业厅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处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有8500多个,多数是在有一定积累条件下投资林业。

  “去年是投资林业第五年,开始有了几十万元的结余。”固始县思乡缘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志勇感慨,万亩山林中光进入盛果期的冬枣亩均年收入就有十几万元,今年收入几百万元不成问题。

#p#分页标题#e#

  据悉,我省正积极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全省林权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县级林权管理中心等服务体系发展完善,力争早日实现林权“换钱”破冰。③8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现在致电 0531-888885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回顶部